千里"嫁接"葛家村--宁波与黔西南村民携手共建艺术村

2020-07-28 09:29   来源: 互联网

教授带队,村民们也参加了,但是花了一小笔钱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这个村子还可以这样重建。"车一进个家村,李荣芬就看了看。主干道是用水泥浇灌的,干净整洁,有一所小农舍,是以桂语开头的名字命名的。下车靠近点看。村民们到处都能看到石头和旧东西做的桌椅。在仲夏,七月酷热的太阳下,前来参观的市民们仍然热情洋溢,尽可能地拍下了"打拳"的照片。


李荣芬是贵州省青龙县光召镇扶贫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最近,她和同事带着来自光召镇定王村的七位村民,参观了宁波市宁海县大家河镇格家村。葛家村文化礼堂经过近一周的学习,举行了"村民能力:走艺术复兴之路"的仪式。李荣芬等人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和葛家村村民紧紧握住了手。三方一致认为,宁海农村艺术振兴模式应与贵州青龙"远婚",并以艺术帮助贵州这个小山村,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这些天,我们看到了格家村的现代风格,我们也发现每个村民都有很强的改造乡村的意愿和能力。聪教授告诉我们,村民们深入参与村庄的设计、研究和改造,不仅可以改变农村,而且可以改变人。李荣芬说。


葛家村不算小,一年的村集体收入只有10万元,大部分青壮年都已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2019年4月,丛志强带领3名研究生带着他的项目来到葛家村。8个月来,丛志强的团队和村民共建共享空间40多个,创作艺术品300多件,总投资仅60多万元。 如今,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群乡村建筑艺术家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网络名人村"。村民叶显堆在家里开画廊,收藏家里的书法作品和手工艺品,几乎每天都来参观。 葛云达用竹子和粽子设计了一个"鸟巢游乐场",成了村里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好去处。 葛平高将二楼50多平方米的空间改造成乡村图书馆,将老房子改造成酒吧,既能保护老房子,又能赚钱。


葛家村模式"的核心是村民们可以把它交给农村,"丛志强凭借艺术创作的魅力,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公共精神,激发了农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使村民成为改造农村的主力军。


个家村的蝴蝶变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去年,该村被评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最近,葛家村还成功地将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二批重点村列入名单。这一声名,也让宁海同行帮助贫困县青龙县定王村找到了大门。


定王村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没有夏天的酷暑,冬天没有严寒,气候宜人。每个周末,村子口的溪流都挤满了开车玩耍的游客。村子里有130多户人家,其中99%以上是布依族。近年来,该村依靠东西部扶贫合作项目种植蔬菜,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来越好。接下来,该村应如何防止贫困回归,振兴发展?


丁王村也是一个小山村,有点像葛家村。李荣芬说:"这一次,我们是来学习经文的。个家村的作品是用当地的材料做成的,使用闲置的农具,还有房子前面的树木、竹子和石头。我们也有这些自然资源,但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可以这样做。没有专业的人来指导我们,我们也不想改变它们。



定汪村也有艺术的基础。在结对仪式现场,村民们展示了一幅巨大的布艺刺绣作品,里面有细而密的针、鸟、树和桂花。"这幅画是由我们的两个村民用布依族的传统刺绣技巧绣出来的。李荣芬说:"除了刺绣,还有木工、酿酒等,我想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这些民族特色,我们的村子就会更有吸引力。


对于如何‘移植’葛家村的经验,丛志强有了初步的想法,"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改革。 但核心内容不变,那就是让村民更新观念,提振自主创新精神,进而产生艺术创意,为乡村赋能。丛志强说:这一周时间里,丁王村村民有了不小的变化,大家走访参与田间地头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通过实践,其中一位村民还萌生了把丁王村口溪改造成网红景观的想法。


我们将以个家村人民为榜样,促进文化发展,把定旺建设成贵州高原上一个美丽的村庄。"定王村村民罗云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大咖娱乐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